北大青鸟:培养“IT蓝”的摇篮
发布来源:郑州北大青鸟 发布时间:2010-10-12 17:14 点击次数:65
文章摘要:
过去多数企业都用不到软件蓝领,做一个网站,从前端到后端数据库肯定都是一个人包了。但现在可能专门会有一个人做前端网页特效,这也是一种趋势。现在国内大型企业越做越大,项目切分也越切越细。
过去多数企业都用不到软件蓝领,做一个网站,从前端到后端数据库肯定都是一个人包了。但现在可能专门会有一个人做前端网页效,这也是一种趋势。现在国内大型企业越做越大,项目切分也越切越细。其实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成熟了、规模大了,分工都会越来越细,工序都会越来越标准化。――杨明
北大青鸟IT教育席执行官,北京大学正研究员-杨明
成立十年来,北大青鸟IT教育通过院校合作和许经营两大经营模式以及先进的IT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合作。目前北大青鸟IT教育体系员工9800余名、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、合作院校500余所,覆盖国90余座城市,帮助40余万人逐步提升就业技能。
颠覆传统IT精英观念
相对于传统“IT等于精英行业”的观念,北大青鸟的培养对象可以说覆盖了较广泛的人群,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。北大青鸟IT教育CEO杨明认为这是因为北大青鸟IT教育准确定位于职业教育,按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,“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”。北大青鸟任何一种IT教育产品的研发起点,都始于围绕用人企业实际的深入调研,调研内容来自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人、部门经理、员工代表等不同层次,更有对大量招聘信息的面分析。这种理念一直贯穿北大青鸟的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法。北大青鸟的教材针对性强,项目部来自于工程实际,学员在培训期间即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。
每隔18个月更新课程
IT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,为保障课程产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,北大青鸟IT教育平均每十八个月就要对课程进行升级更新。BENET3.0不是以知识点来构建课程内容,而是以更为贴近实际工作的问题点为主要框架。通过对1680家企业招聘职位信息的收集、分析、对比,对56个城市的120家企业、160位业内专家的深入访谈,搜集了800多个目标岗位工作问题为教材的核心内容。学生通过学习和解决这些问题,可以快速获取资深人士的宝贵经验。
“软件蓝领”供不应求
北大青鸟创新性的提出和践行培养“软件蓝领”概念,有效促进了中国软件产业基础建设的可持续发展。杨明认为目前国内许多软件企业都存在大量使用本科生、研究生等高级软件人才从事初级程序员工作的现象。一般情况下,大多数程序的编制工作不需要高学历人才,只要培训得当,高中学历同样可以完成。但在几年前,当杨明在国内个提出“软件蓝领”的概念,表示要像培养产业工人那样去培养一直被认为是高级白领的IT人才时,引起一片哗然。软件蓝领能否像传统企业里的技术工人那样,成为软件企业争抢的对象一时间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。许多人不解,这些基础薄弱、半路出家的学员,能成为合格的IT人士吗?
“过去多数企业都用不到软件蓝领,做一个网站,从前端到后端数据库肯定都是一个人包了。但现在可能专门会有一个人做前端网页效,这也是一种趋势。现在国内大型企业越做越大,项目切分也越切越细。其实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成熟了、规模大了,分工都会越来越细,工序都会越来越标准化。”杨明说。而目前我国严重缺乏软件蓝领,“高能低用”的现象十分普遍。加快“软件蓝领”人才的培养,既是中国软件业尽快实现专业化、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迫切需要,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。
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同步进行
北大青鸟IT教育与国院校展开广泛合作,并开发出针对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产品,通过课程置换方式,向合作院校输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产品,将职业课程体系与校方现有的教学势结合,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,还能获得北大青鸟IT教育的国际认证证书,有效增强了学生的“求职成功指数”。
“选择院校合作,在促进在校生直接就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一个学生毕业时,既有学校毕业证,又有青鸟颁发的培训合格证,对他的就业有很大帮助,节省了学生的时间、资金等成本;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说,将学历与技能结合,这种模式也有助于解决IT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,能获取更多社会效益,从而造福于社会。”
如今,有越来越多的院校主动联系北大青鸟IT教育,寻求合作。目前我国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大学毕业生接近98万。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项目经验,超过半数的学生毕业后被IT企业拒之门外,越来越多的高校生选择通过社会职业培训来提前走出校门,应对就业压力。他们在完成学历学习的期间同时选择参加社会培训,以获取在高校学习中所缺乏的实操能力。
国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也投入巨额资金作为支持,但大多数职业院校仍面临着课程开发技术和管理瓶颈的制约。在这种背景下,北大青鸟IT教育自主研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便显现出有的势,为现行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。
- 上一篇:北大青鸟成就IT行业“黄埔军校”神话 下一篇:大学生董事长和他的网络公司